注册登录
励琛研究

励琛研究丨商誉减值导致频繁暴雷的背后

时间:2019-01-31 14:27

近日,大量上市公司频繁暴雷,预计2018年亏损数十亿的比比皆是。更有甚者亏损已经超过总市值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商誉的减值。在这里,我们想对商誉计提作简短的分析。

商誉最纠结之处莫过于永无止境的减值压力。即使并购对象超预期完成业绩,即使实现的业绩已经远超商誉本身,商誉依然放在那里,未来有减值压力。根据目前的会计准则,并购对象业绩好,商誉不能动(不能摊销),就一直放在哪里,但只要预期并购对象未来业绩不佳,就需要进行减值。因此即使并购对象超预期完成业绩承诺,即使实现的利润金额已经远超商誉,未来商誉依然需要减值测试。

一些市场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,为什么商誉不能用“摊销”的方式来处理?摊销可以相对平滑地解决商誉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,避免一次性大波动造成的剧烈冲击。从一个非会计专业学者的角度来看,认为会计准则之所以对商誉选择“减值”而非“摊销”的处理方式,一定尤其合理性,或者换句话说,用“摊销”的方式弊端可能更多。我国以前的就会计准则对商誉是要求摊销的,2006年,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,对商誉不再要求摊销,改为计提减值的会计处理。

当企业判断并购对象未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下降时,需要做商誉减值,所以商誉减值一方面是财务报表上的变化,另一方面也是企业“可持续盈利能力”下降的信号。但这里的一个微妙之处是商誉减值一旦发生不能转回,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企业可能仅仅因为短期盈利下滑而做商誉减值(也可能是盈余管理),而实际“可持续盈利能力”没有变化,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。

因此,这里对企业的“可持续盈利能力”做出三种假设:第一,“短期盈利能力”和“可持续盈利能力”均未变化,企业进行“商誉减值”。(照理说是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况的,这里仅作为一种推演)第二,“短期盈利能力”下滑,企业进行“商誉减值”,“可持续盈利能力”没有变化。第三,“短期盈利能力”和“可持续盈利能力”同时下滑,企业进行“商誉减值”。